2025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实践与研究能力提升系列研修班以“中小学英语教研论文撰写与发表”为研修主题,通过三期研修课程,助力提升教师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能力。2025年1月第一期研修课程中,老师们在程晓堂教授、许家金教授、崔琳琳副教授和郑鸿颖教授的理论解读与实操指导下,系统掌握了论文写作的基础知识与关键技巧,迈出了论文写作坚实的第一步。
2025年4月第二期研修课程中,老师们一方面在高校科研专家的引领下,通过案例解析和工作坊实操,进一步拓宽了学术科研视野,为高质量论文写作注入了新动力;另一方面,一线优秀教师关于个人科研成长故事与论文写作经验的精彩分享也为老师们的论文写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启发。
主题讲座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 郑鸿颖
郑鸿颖结合具体论文案例,分享了实证类论文写作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郑教授指出,实证类论文写作呈现的六大问题包括:研究目标不明确、研究问题不细化、理论框架不支撑、研究方法不对应、研究发现不提炼以及研究启示不匹配。她以具体论文案例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如何通过细化研究目标、明确研究问题、构建理论框架、选择研究方法、提炼研究发现以及提出针对性的研究启示来提升论文质量。此外,郑教授还分享了如何通过PICO框架和STAR原则来明确研究目标,以及如何运用三角互证法提升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她鼓励老师们在撰写论文时,要注重问题导向,动态调整研究框架,并具备读者意识,确保研究能够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北京教育学院教授 张金秀
张金秀以“基于英语教学课例的论文写作”为主题,分享了课例研究和课例类论文写作的关键要素。她强调,论文写作不仅是上级任务和评职需求,更是记录教学心得、提升专业智慧的重要途径。张老师建议老师们将教学实践、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紧密结合,聚焦课程改革热点,突出知识创新;通过文献学习完善理论支撑,多轮教学实践提炼策略与方法;注重论文结构清晰,投稿时关注期刊要求。她鼓励老师们要善于发现教学问题,将教学问题转化为研究选题,通过课例研究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循环,持续提升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 崔琳琳
崔琳琳结合自身丰富的审稿经验,从论文选题、文献综述、教学设计、教学效果、结语等方面,详细讲解了课例类论文写作的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她指出,论文选题应聚焦实际教学中的痛点问题,要具备一定的新意和研究价值;文献综述部分需注重时效性、前沿性、权威性和关联性,要深入分析并归纳前人研究的成果与不足;教学设计部分要明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和学情,并清晰呈现教学过程,确保教学活动与理论支撑紧密结合;针对教学效果的呈现,可通过学生作业、课堂实录片段、师生对话等方式提供具体的教学效果证据,避免笼统描述;结语部分要总结研究发现,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此外,崔老师简要介绍了参考文献的规范引用方法,强调了参考文献规范书写格式的重要性。
经验分享
徐继田、刘林峰和张小燕三位老师分别结合自己发表的实证类论文以及个人科研成长经历,先后分享了行动研究类、个案研究类和调查研究类论文的写作历程和实战经验。
闫萍、郭颖和兰香三位老师分别结合自己发表的小初高课例类论文以及参与课例研究的经历,先后分享了课例研究过程中从课例设计到论文成稿的全过程。
工作坊实操
郑鸿颖教授和崔琳琳副教授分别领衔了实证类论文和课例类论文修改与指导工作坊。两位专家结合老师们提交的论文,从题目、摘要、引言、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教学设计)、研究结果与分析(教学效果)、结语、参考文献等方面与老师们共同探讨每篇论文的优势和待改进之处,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工作坊通过专家一对一点评和分层次分析,帮助老师们在实操中检验研修成效,为今后的教学研究与论文写作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前进方向。
2025年“中小学英语教研论文撰写与发表”系列研修班通过专家讲座传授前沿理念、案例解析明晰研究路径、互动研讨碰撞思想火花、实操练习夯实写作技能、一对一修改指导等方式,全方位助力老师们掌握教研论文的选题、撰写、润色及发表全流程,构建系统的教学研究知识体系,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中小学英语教研论文撰写与发表”系列研修班第三期将在暑期开启,欢迎持续关注“外研社K12”微信公众号,及时了解研修动态。我们期待每一期研修都能成为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重要契机,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教育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
刘老师
电话:010-88819113
邮箱:liuli2018@fltrp.com
于老师
电话:010-88819053
邮箱:yuff@fltrp.com